让CAR-T疗法更安全:南京大学李茹恬/刘宝瑞团队开发纳米修饰开关
这项研究为肿瘤靶向纳米药物作为一种新型和普遍的方法来克服CAR-T细胞对抗实体瘤的主要缺点提供了证据,从而以安全可控的方式诱导CAR-T的抗肿瘤作用。
Cell子刊:南京大学陈帅/王宏宇团队揭示骨骼肌中脂滴与线粒体动态互作的调控机理
该研究揭示了骨骼肌中介导脂滴与线粒体互作的蛋白质机器中的关键组分,并阐明了其动态变化的调控机理(图1)。该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运动锻炼改善脂质代谢稳态调控机制以及运动锻炼获益的分子机理的认识
纳米孔测序新突破:南京大学黄硕团队构建高分辨纳米孔全面绘制RNA修饰图谱
该方法无需对RNA消化产物预分离,可快速定量鉴定天然RNA中的已知和未知修饰,为发展边切边测的纳米孔表观遗传测序提供了重要的设计策略和研究方法。
Nature子刊:南京大学吴锦慧团队改造细菌作为癌症疫苗
尝试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是一种最理想的抗肿瘤治疗方式。肿瘤接受了放疗以后,会释放出一系列的抗原。理想状态下,这些抗原可以直接作为抗肿瘤原位疫苗,激活树突状细胞(DC),然后将抗原呈递给CD4+T或者CD8+T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然而,由于肿瘤在其内部构建了一种抑制性的免疫微环境,导致放疗诱导细胞释放抗原的同时,也会诱导抑制性免疫细胞的浸润。在这些
JITC:南京大学团队整合两种免疫疗法,重构肿瘤微环境!
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在这种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较少,且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使得T淋巴细胞耗竭,导致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减弱。科学家们将目光放在了溶瘤病毒身上。已经有研究表明溶瘤病毒疗法能够增加肿瘤特异性效应和记忆T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因此,溶瘤病毒疗法也被认为是一种免疫疗法。虽然早在2015年溶瘤病毒疗法就正
南京大学团队首次发现这种习惯可能会加剧肠炎
微塑料被定义为长度小于5毫米(注意:5毫米是最大值,最小肉眼不可见)的微小塑料碎片。微塑料这一概念早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chard Thompson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时提出。随后,由于其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对生物产生的各种确定以及不确定的危害,得到了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本应无
南京大学:沉默METTL3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由于原发性前列腺癌(Pca)可发展为威胁生命的转移性pca,因此探讨pca转移的分子机制对于开发新的针对性预防策略以降低pca的死亡率至关重要。RNA N6-甲基腺苷(M6A)是一种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其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作者的发现突出了METTL3在调节PCa细胞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为阻止PCa进展为致命转移提供了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图片
第十一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隆重召开
2018年7月19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领导、负责人、技术骨干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处长王晋、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陈露洪、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徐强、牵翼网CEO刘慧伟、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处处长梁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